理学院-数学系
·English
 网站首页  系科概况  学科平台  师资队伍  科学研究  教学研究  学术交流  研究中心  人才培养  人才引进  下载专区  English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师资队伍>>教师风采>>正文

教育之江报道|高雪芬:深耕教学育人才

时间:2022-03-28 13:08:04  点击数:

20载寒暑

7000多个日夜

坚守教学第一线

怀着赤诚之心

深耕三尺讲台


“高老师是我们的榜样”

和许多个夜晚一样,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数学科学系副主任高雪芬都会坐在电脑前整理教学资料。

“叮铃”~~

手机铃声响起,高雪芬打开一看,原本沉静的脸不由自主浮上笑容。

“高老师,我决定转专业,特别感谢您,让我更喜欢数学了。”信息是20级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小林发来的。

原来,小林在选修了高雪芬的数学课后,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自己将来的专业发展方向有了坚定的目标。

1CEA1    

(高雪芬和全振潭)

“感恩高老师大一时对我的指导,为我的数学学习开了一个好头!”已保送至清华大学读研的全振潭说,“高老师就是我们的榜样,带动我们认真对待学习”。

这些年,高雪芬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建模竞赛,先后有12名学生获得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与国际奖项。

9A31B

图片    

(高雪芬给各国留学生上课)

来自刚果的Kangela Mopipi Théophile在上了高雪芬的课后,深受启发,立志回国后也要当一名像高老师一样的数学老师。

1A030

(高雪芬鼓励留学生)

来自利比里亚的Gerald Canaan Sohn对高雪芬的学识很是钦佩。课程结束后,Gerald Canaan Sohn依然与高雪芬保持着联系,时常向她咨询数学问题,高雪芬每次都给予耐心、详细的回复。


在三尺讲台上,高雪芬始终不忘初心,秉持“爱与尊重”的原则,关爱每一名学生的成长。



键盘知道,手机知道

253BA    

(高雪芬电脑里记录的教学反思)

在高雪芬的电脑里有一个文件夹,整整齐齐罗列了一系列的教学反思,整整30余万字。

从2011年开始,高雪芬坚持作教学反思,至今已整10年,这些教学反思成为她教学创新和持续改进的源泉。

常规授课之余,她还主持完成了一系列全国教科规划课题、高校各类研究与发展课题,建设了2门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累计使用学校500余所,选课学生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课程访问200余万次,累计受益学生2万余人次。

在深耕教学一线的这20年中,电脑和手机见证了高雪芬潜心教学、醉心教研的默默付出。



无私奉献,倾心育才

13D45

(高雪芬为学校教师上示范课)

作为浙江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培训师和理学院教学委员会委员,近5年来,高雪芬为青年教师上示范课、组织教学沙龙、介绍教学经验20余场。

她任教的课程更是多次被作为“示范课”,面向全校教师及在杭所有高校教师开放,教师可以随堂观摩。有时,一节课有好几位青年教师不约而同地前来听。

10F95    

高雪芬指导青年教师李璐上课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积累更多教学经验,高雪芬为全校30余名青年教师进行辅导,鼓励他们参加校、省级各类教学竞赛。在她的悉心指导下,青年教师们在校内外各项竞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些年,高雪芬已两度指导浙江省理科组选手参加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有两位老师分别获得了全国第6和全国第8的好成绩。

A8E1C

图片    

(高雪芬为学校经济管理学院的青年教师作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报告)

高雪芬注重在教学中自觉融入课程思政,设计了20余个课程思政案例。如牟合方盖与二重积分等,她把上述内容拍成视频,制作成慕课,供其他老师选用。

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特等奖、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浙江省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正高组一等奖……廿载潜心教学,高雪芬在教学上硕果累累。

她的教学研究成果还获得了国外学术界的关注,先后受邀赴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等国际会议上作交流报告。

今年7月12日,被誉为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奥林匹克”——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在上海开幕,这场大会自1969年创办以来,首次在中国举办。

B646

   

高雪芬在会场和Tommy现场连线

高雪芬受邀全程参加,并在会上主持了三场邀请报告、三组专题研究组会议,还与克莱因奖获得者、来自以色列的数学教育家Tommy Dreyfus共同参与话题讨论。

值得一提的是,Tommy 是高雪芬在美国访学时的合作者,而他所作的报告正是二人在美国时合作的工作。



露小荷蜻蜓立,人不忍往前临。

挂浮云一生梦,笔沉心万树新。

未消融经残夜,得新苗水中青。

芳千里岂无闻,自成蹊皆待行。”


这是学生程诚送给高雪芬的诗,字句间藏着“才高雪芬,教书育人”这八个字。程诚说:“这是对高老师个人才学和教学生涯最贴切的概括。”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中的这句话一直是高雪芬教学生涯的引路灯。她说,自己将继续前行,将所学传授给更多学生。


上一条:浙理名师——理学院沈益老师 下一条:我院教师荣获浙江省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关闭

 

返回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学术报告 学生动态 数据库资源

地址:杭州下沙高教园区2号大街浙江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系  邮编:310018  电话:0571-86843240  版权:浙江理工大学数学科学系